减速器是机械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我国设备制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它的产品广泛应用于金属、钢铁、电力、煤炭开采、纺织和环境保护等行业。
在国内,有通用的工业减速机和专用减速机。经过数十年的发展,减速机行业将科研、设计、生产和售后服务联系在一起,成为一个完整的制造体系。自1980年代三中全会以来,我国的减速机技术通过引进先进加工设备、新技术和自主研发等手段,取得了长足发展。实施了各种设计和改造,使我国的减速器行业迅速发展起来。
产品的设计、制造和技术。现如今,我国工业领域的一些新减速机不仅体现了模块化设计的特点,而且在整体技术、承载能力和外形质量等方面都显示出较大的改进。然而,由于产品组成单一、质量稳定性差和可靠性低,特别是一些大的或有特殊要求的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,因此需要改进。
80年代末至2000年初,随着渗碳硬化齿面齿轮减速机技术的不断推广,我国通用齿轮减速器取得了初步进展,先后推出了19004 -1988、19026 -1990和YB/T050 -1993等系列减速标准。然后,我们通过自主知识产权标准,一些大型企业可以生产齿面减速机。这将有效地促进我国齿轮技术的发展,减少国外和中国企业之间的差异,加快经济增长。
80年代,进入我国市场的国外企业只有FLENDER等少数几家,虽然在技术上超过中国,但对迅速发展的硬齿面减速机公司并不构成重大威胁。9020到1980年代,随着对外政策的推进,国外许多知名企业纷纷涌入国内市场。德国的SEW、FLENDER、佐轮、日本的住友和三木等,在技术规模和设备方面都是好的。通用减速机不断更新,推出了全新的减速机标准,大大提高了承载能力等关键指标,并为模块化设计的进展做了大量工作。与此比较,我国的标准相对较差,在价位上并不占主体地位。
80年代中期,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,我国齿轮行业科研产品开发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很多企业都希望学习国外先进水平,研发出可与国外企业竞争并处于产业发展优势的新产品。